怎样选择抗血栓药

2015-08-07  3831  来源:网络 

临床上主要将抗血栓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形成、外周闭塞性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包括劳累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等疾病。不过,虽然抗血栓类药物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但由于此类药物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所以许多本该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都不愿使用此类药物。其实,只要患者能够遵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使用此类药物,发生危险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另一类是用于治疗栓塞性疾病和预防血栓形成的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那么,这两类药物都有怎样的性能和作用呢?

1。阿司匹林:该药是最常用的抗血栓药,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该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若长期服用,会对患者的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易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但这种不良反应一般可通过保护胃肠黏膜、监测血液系统变化等措施来避免。

2。氯吡格雷:该药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主要用于预防实施心脏支架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出现血栓。该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小,使用后不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多用于那些不能耐受阿司匹林,以及对阿司匹林有耐药性的上述患者。但由于该药的价格偏贵,且缺乏长年使用的经验,故不提倡长期使用。

3。肝素:该药是最早使用的抗凝药,可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由于该药起效快、作用直接可靠,所以经常作为血栓性疾病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但因为该药的抗凝作用较强,所以使用后存在出血的风险,故不适合长期使用。

4。华法林:该药主要用于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该药抗血栓的疗效比较明显,但由于使用后引起出血的风险也比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该药后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所以使用该药时患者一定要持续监测自己的凝血功能,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随时调整用药的剂量。

由于你以前得过心肌梗死,所以你最好还是服用一些抗血栓药,以免疾病再次发作。不过,具体选择哪种药,你还是应该按照医生的意见办。